【花泥】花泥:Lonely planet

发布时间:2016-10-21 点击:

作者:花泥

电脑里PHOTOSHOP出了问题,以为无法上传照片,直到今天和蓉蓉聊天,才督促我上传了部分埃及的照片。也是因为懒惰,暑假里去山西看了云冈石窟、悬空寺,包括后来去南京总统府,照片都懒的整理,西藏的照片其实当时拍了很多,也只整理了一小部分。

人还是要勤劳,否则易颓废,倒不是仅仅指传照片。

去埃及很不尽兴,因为没有计划,事先又预定了往返机票,结果除了开罗,其它地方都没去成,非常遗憾。从开罗回来很是恋恋不舍,埃及行变成了开罗行,还有那么多神奇的旅程不知又等到何年才能圆梦了,从埃及返回的路上一直念念不忘 卢克索、卢克索、红海、红海,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我遗憾出发前没有好好阅读这本书——《Lonely planet》之埃及。

在埃及,随处可见旅行者(特别是徒步旅行者),手中都拿有不同版本的《Lonely planet》。Lonely Planet的指南书不仅介绍那些著名的景点,也鼓励旅行者去另辟蹊径并获得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旅行经验:

“Lonely Planet诞生于一次一见钟情和一次跨越大陆的旅行。1970年10月,伦敦商学院的在读MBA托尼·惠勒和初到伦敦的爱尔兰女子莫琳在伦敦摄政公园的一张长椅上不期而遇,一见钟情的两个人在一年后结婚。这时托尼正好毕业,而为了暂时摆脱将要开始的“朝九晚五”的生活,新婚不久的托尼·惠勒和莫琳·惠勒夫妇离开伦敦开始了一次探险之旅。他们穿越欧亚大陆并在一年后抵达澳大利亚。到达澳大利亚之后,惠勒夫妇遇到很多想要自助旅行的人不断询问他们关于此次旅程的各种问题,最后他们决定出版一本旅行手册。

Lonely Planet的故事很是吸引我,我一直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渴望到处走走看看。来到英国,最让我震撼的是这里的人的生活态度:宁静、简单。大部分人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享受生活,而不是为了生活去拼命(类似《飞屋环游记》开头主人公一生动人的生活轨迹)。
说真的,看完《蜗居》,我心里很久觉得难过,蜗居实实在在地说出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无奈。就算是有了一个居,但是80年后的我们正处在一个时代转变的峰口,不是居的问题,而是不平等,社会竞争的不平等,让这个时代的我们往往找不准努力方向,迷失了自我。这是生活最大悲哀!

我很羡慕这样的生活:可以不为生存拼命,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哪怕是一个人,背起背包上路,去世界各地游走,只为了心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只为了充实自己的阅历和生命体验。

据说英国的小孩都很“笨”,学习非常不用功,四五年级的小孩笨的不会五十以内加减法,更笨的不会十以内加减法,最笨的加号乘号分不清。我不清楚,但是我也听说这里的孩子有他们“孩子式的生活”,他们从小就跟随老师父母去博物馆了解世界历史经济政治,去了解天文地理,他们会在大自然中度过童年、少年、一生。在地铁上,很多“笨笨”的英国人有阅读的习惯,他们很少拿着高档PSP之类玩个不停,很多人都会安安静静地阅读。
生活的状态应该是自然,慢慢的,我觉得离“自然”已经很远了,有了“蜗居”的心态,偏离了生活原本的重心,可是,我们生长的经历、环境难道没有责任么?

没有谁对谁错。今天好友说“生活本来就好沉重,能简单的开心也不容易,是一门学问。”我同意生活是一门学问,但我不相信“生活本应该沉重”!生活本不该沉重!是我们的各种条件约束了太多的快乐轻松,我们不必每个人都当哲学家,简简单单的生活就好,但我们从生下来注定很多东西就不能轻松。
再仔细想想,谁都不怨,也不能怨,那就只能怨自己了。

【花泥】花泥:Lonely planet

http://m.biosite.cn/content/37/10652-1.html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