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校六记】《干校六记》读后感2篇

发布时间:2018-06-17 点击:

  《干校六记》读后感

 

  或许是我早已熟知了关于文革的固定化表达,也或许是我早已形成了对于文革的始终如一的印象,如果要我用两个词来概括文革,我或许会选择“狂风骤雨”和“摧残人性”。我不会忘记那个年代死去的闪着光的知识分子的形象——老舍和傅雷,我也不能忘记在时代的颠簸中也最终未能幸免于难的刘少奇、彭德怀。关于那个年代的“虐杀”和“血腥记忆”多得填满了我对十年时光的印象,以至于当我刚刚捧起《干校六记》的时候还真的会有些许的不适应。

 

  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与清代沈复留下的《浮生六记》有着极其相似的体例。《干校六记》共分为:“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记,都源于杨绛先生下放河南息县“五七干校”的真实经历和体验。

 

  在写作笔法上,《干校六记》体现了杨绛先生一贯的朴素、平和和淡雅,具有一种“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在书中,杨绛先生以“文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大背景,穿插具体的小事做详细讲述,比如和年轻人一同开凿水井时每个人投入劳动的场面,再比如看菜地的时候照顾一些前来“偷菜”的老农,还有当杨绛先生目睹人们将没有棺材盛装的尸体埋藏地下时所表露的悲悯和担忧,日子的点点滴滴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从杨绛先生的笔触缓缓流淌出来,让人们足以循着墨迹对文革的些许点滴做一次深深的反思和探源。

 

  文革过后,“反思”文学和“伤痕”文学大量兴起,在这一部分作品中,受害者多振聋发聩地号哭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待遇,加害者则细细梳理自己犯下错误的心路历程,前者歇斯底里,后者深挖不懈,歪曲了事实也加剧了人们对于那样一个年代理性批判和深思的苦难。

 

  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则独辟蹊径,在娓娓道来的语句中,甚至在一桩又一桩的趣事当中,让苦闷和埋怨蕴藏于字里行间,不批判也不呐喊,让人们在自主的阅读中去体会那样一个时代的悲痛,去感受作为知识分子所遭受到的迫害的苦难。这样的“反思”和“伤痕”比血泪书要有意义地多。

 

  反观当代散文,或立足于文化的悲怆大声呼号历史的沧桑,或夸大事实虚假歪曲,只为博得受众关注的眼球。这样的作品有了关注却失了深度,更失去了作为一个传播者的道德和良心。“闲情记趣”而非“闲情记妄”,为文正需要这种平和及踏实。

  《干校六记》读后感

 

  读《干校六记》是因为老是听别人讲杨绛的故事,讲她如何在失去女儿、老公,一个人不但没有沉沦,而且活的很精彩,虽然一个人,但却不孤单,但年过百岁的时刻,不辞劳苦整理孩子、钱钟书的笔记,一个人活的非常滋润,我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到图书馆借到她写的《干校六记》和《我们仨》,但就在我还没有看完这两本书的时候,噩耗传来,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离我们而去,享年105岁。借此,缅怀杨绛先生。《干校六记》是一本纪实散文集,一共六篇。杨绛先生记录了她在文革下放干校期间的一些琐事。杨绛先生说“回京已八年,琐事历历,犹如在目前,这一段生活是难得的经验,因此作六记。”

 

  《干校六记》的写作背景是被称为黑色十年的“文革”,在那个文化被摧残,人性被侵蚀的时代,人都会“吃人”,难以计数的知识份子被“文革”所毒害,杨绛夫妇自然也是难逃此劫。看到那个时期的作品,无非都是些苦记、悔记、怒记、屈记,由于在那个时期均是受到红卫兵湮灭人性的对待,心中只有冤屈、愤怒,头顶只有黑夜。老舍、傅雷夫妇、杨朔等文人都是在文革期间逼迫致死,无疑那个时代是没有光的。所以,刚开始读时,以为本书充满火药味的,满是愤怒、不满或是埋怨。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小引中写的:“学部在干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搞运动,清查‘五一六分子’。干校两年多的生活是在这个批判斗争的气氛中度过的;按照农活、造房、搬家等等需要,搞运动的节奏一会子加紧,一会子放松,但仿佛间歇疟疾病,始终缠住身体。”在这样一场受折磨的运动之后,会不怨恨有所抱怨吗?然而,读完之后才发现,《干校六记》透露出来的是杨绛先生的那份心境:以平和的心态坦然的面对生活的责难,不偏不倚。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史无前例的大运动,期间有多少大事,《干校六记》中不管是《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还是《“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都只是这场大运动中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些琐事。“‘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都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然而,杨绛先生记录下这些琐事,“那番往事,毕竟是我一生难忘的亲身经历,也是应该让大家知道的一段历史,别人的传说都不详、不尽、不实。我应该在自己有生之年,把这段往事公之于众,我说的话可有我负责。”

 

  《干校六记》正是切实的记录。透过这些琐事更透露出杨绛先生那份平静平和的心态,面对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经历种种苦难和欺辱,事过之后,还能不怨不恨,不自怜不自悯,也不申冤诉苦,以平和心态面对,坦然生活。杨绛先生的心中的那份“静”是让人敬佩的。

 

  文化大革命,对那一代的知识分子来说,确实是一种苦难和折磨。杨绛先生也曾遭受那份辛酸和痛苦。戴高帽挂木板受批斗,被剃成阴阳头,扫厕所,被驱到大院游行……受了这些苦难,而杨绛先生却还能说“打我骂我欺侮我都不足以辱我,何况我所遭受的实在微不足道,至于天天吃窝窝头咸菜的生活,又何以折磨我呢。”因为杨绛先生“虽然每天胸前挂着罪犯,甚至在群众愤怒而后严厉的呵骂声中,认真相信自己是亏负人民,亏负了党,但我却觉得,即使那是事实,我还是问心无愧。” 问心无愧,这就是杨绛先生心中的坦然吧,面对生活对自己的责难,不去怨恨,不去抱怨,在必须面对的时候,坦然面对,奉上自己的真心和勇气。因此在干校里才有了那份“闲情”来记那些干校里的“轶闻趣事”作为六记吧,以至于让人在读完六记之后有“下放干校还有这般乐趣”的感觉。我知道这是在文革辛酸中的苦中作乐,因此更为杨绛先生的这种心境所折服。“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正如乌云也会有银边,黑夜也会有耀星。正如张爱玲所言,“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即使是在看不见的日子,也可以有卑微的幸福,但那一丝丝的幸福,却可以开出花来。杨绛的《干校六记》与其说是一部散文,不如说是一部教人如何面对困境的哲学书。

 

  再苦口的药,我们也可以当做美酒来品,这便是杨绛教给我们的道理,叫做低到尘埃的幸福。

 

【干校六记】《干校六记》读后感2篇

http://m.biosite.cn/show/24/25147-1.html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