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小巧意思|玲珑小巧、美丽致命的芋螺,珊瑚礁中的“绝命毒师”

发布时间:2019-05-18 点击:

        常说的鸡心螺,就是指芋螺。明明不过巴掌大小,却拥有着锐如蛇蝎样令对手胆寒的“毒牙”以及丝毫不逊色它们的猛毒。它们,是珊瑚礁中不折不扣的“绝命毒师”!

        它们皆呈锥形,故英文中也被称为“cone snails”(圆锥形的贝)。绝大多数的种类螺塔低,壳口狭窄。最大的种类壳长可达23厘米。因其像极了一颗芋头,所以中文和日文中,都将其称为“芋螺”。

        芋螺科成员全部海产。它们在世界暖流域广泛分布,从潮间带至深海皆能见到其身影。芋螺皆肉食性,而 “齿舌”即是其捕食的武器。齿舌特化成鱼叉形,内部中空,与毒腺相连。同时,这枚“鱼叉”还具备防止猎物挣脱的倒钩。这液压驱动的“鱼叉”可以在几分之一毫秒内射向目标,并迅速注射强力的神经毒素,麻痹猎物,进而将其吞食。之后,“鱼叉”会和无法消化的骨和鳞片等残渣一并被吐出体外。若是这枚“鱼叉”“脱靶”,芋螺则会将其吐掉,再重新“装填”新的“鱼叉”。

        不同种类毒素的种类也不尽相同,甚者足以致人死地。

        芋螺毒腺内的芋螺毒素(conotoxin)是成分复杂的神经毒素,由上百种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不同种类的芋螺其成分的构成和比例也不尽相同。因此,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抗血清。受害者只能不停地进行心肺复苏,并使用呼吸辅助设备,直至毒素减退。这一过程,可长达数小时!在这数小时中,生        与死都只在转瞬之间。

        芋螺根据捕食对象,可以分为3类:

        食虫芋螺,主食沙蚕类的环节动物,种类最多,约占总类的70%。

        食贝芋螺,主要以贝类等的软体动物为食,其中不乏像织锦芋螺Conus textile这种,甚至可以以其他芋螺为食的种类。

        毒性最为强烈的食鱼芋螺,又可根据捕食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主动出击的探索型和守株待兔的伏击型。

        其中最广为人津道、能致人死地“鸡心螺”,即是地纹芋螺Conus geographus。地纹芋螺在英文中又被俗称为“cigarette snail”(雪茄螺),意为被它刺到后不出一支香烟的功夫,就可以面见死神了。同种在日本冲绳等地,地纹芋螺又被俗称为“ハブガイ”或“ハマナカー”。前者说其像比喻剧毒的蝮蛇(ハブ,在日语中意为蝮蛇),而后者则是说“被它刺中后不等走回陆地,就会死在图中的沙滩上”。中文中更是直接了当的将其称为“杀手芋螺”!由此都可看出其可怕的毒性!

        地纹芋螺Conus geographus

        正因为它们强力的毒性,所以它们的天敌,也只有像织锦芋螺这样能以其他芋螺为食的贝食性芋螺;以及“毒针”无法“刺穿”的甲壳类生物,如装甲战车般的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或是“卷螺杀手”的逍遥馒头蟹Calappa philargius。

        逍遥馒头蟹Calappa philargius

        芋螺为了捕食和防御,都具备直接麻痹神经的神经毒素。然而,有些芋螺还拥有更有趣的“武器”——“胰岛素”!这些芋螺会采用“张网”式的捕捉方法,张口吞噬“有气无力”的猎物。但是,它们是怎样让将 水层中“活蹦乱跳”的小鱼“安静”下来呢?

        “饿晕它们!”——通过降低猎物体内血糖水平,从而降低猎物运动活性!

        2015年,Helena safavi-Hemami及其同事就从前面提到的地纹芋螺的毒液腺中,识别出了3种特化型的胰岛素。除了地纹芋螺,作者团队也从郁金香芋螺Conus tulipa的毒腺中识别到了类似的物质。其中一种与其他软体动物的胰岛蛋白类似,而另外两种则更接近脊椎动物。他们将化学合成的其中一种胰岛素注入高血糖斑马鱼体内,发现其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又向水中添加了一定量之后,发现斑马鱼的幼鱼运动活力明显降低!这表明,这种胰岛素可以通过鳃,被鱼吸收并发挥作用! 

        芋螺,玲珑小巧,但却美丽致命!

玲珑小巧意思|玲珑小巧、美丽致命的芋螺,珊瑚礁中的“绝命毒师”

http://m.biosite.cn/show/16/38752-1.html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