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散文;父辈们的“土方子”

发布时间:2019-03-19 点击: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社会上物质贫乏,农村的日子更是艰难,父辈们常常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用一些“土方子”来度过那一段贫穷而艰苦的岁月……

 

  比如,村民们经常用土墙上的“溜溜灰”(下雨天屋面漏雨、雨水顺土墙流下冲刷而形成的一层浮灰)来“止血”。那时,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是赤脚在田地里劳作,手脚常被划出一些小伤口,他们便从土墙上刮一些“溜溜灰”,撒在伤口上,血就会马上止住,而且结疤也快。

 

  记得有一次,母亲从田地里忙碌回来,又赶着为一家人做饭;匆忙中,不小心将灶台上的菜刀碰下,正好砍在她的脚背上,当时鲜血汩汩流出……而父亲在田里还没回来,我们正不知所措,母亲忽然像想起什么,叫我们赶紧去喊隔壁那位瘸腿的伯伯。伯伯过来后,查看了母亲的伤口,先用了一些常规的方法,因伤口较深,血管割破,血仍无法止住。后来,伯伯叫我们去弄一些蜘蛛网来,他把蜘蛛网揉捏成团,按压在母亲脚背的伤口上,然后撒上一些溜溜灰,最后用纱布包扎好,没想到竟一下子将血止住了……在家休息几天后,母亲的脚伤竟奇迹般地好了,而且也没有留下后遗症。

 

  那时,农村的体力活重,母亲的胳膊、腰经常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被拉伤、扭伤。有好几次,一家人吃完晚饭后,在昏黄的油灯下,父亲在酒盅里倒上一杯农家酿制的散酒、用火柴点燃,然后用手指不停地蘸上燃烧的白酒往母亲受伤的胳膊、腰上飞快地揉搓,直到伤处发热为止。母亲似乎也很享受这个过程,身上的疼痛感觉一下子都消失了……昏黄的灯光下,蓝色的火苗上下飞舞,父亲为母亲疗伤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家人伤风感冒时,母亲就用生姜、花生米、红糖煎水给我们喝。那香甜的、滚烫的生姜糖水,不仅驱走了我们身体里的伤寒,也温暖了我们的记忆……

 

  母亲还和其他的村民一样,把从树上摘的皂角捣碎后洗衣服;用灶膛里的草木灰滤水后洗头,居然都有一定的去污效果!

 

  炎热的夏天,母亲常常多煮一些米饭,等中午大家吃完后,把剩下的米饭摊开、均匀地撒上捏细的酒曲,然后装到一个大碗或钵里,用旧棉袄包好,放到箱子里发酵。几天后拿出来煮开后给我们喝,那种香甜的米酒味道至今让我回味不已……现在超市和外面卖的米酒很多,但总感觉没有那个味道。

 

  母亲还会用构树叶蒸粑,然后放到屋顶上晒制成黄面酱,那也是一道让我们非常怀念的开胃风味小吃。

 

  父亲也会隔一段时间、像变魔术似地在灶膛下的瓦罐里长出一罐绿豆芽、或者酿制出一罐白米醋,想方设法地丰富我们的饮食、改善我们的生活……

 

  如今,在物质极度丰富的今天,我们养一个孩子都感到非常吃力;让我越发感念父母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把我们兄弟姊妹7人拉扯大的艰辛和不容易……

 

  窗外,那一树梨花已开始结果了,旁边的石榴花开得火红……我忽然非常怀念父辈们“土方子”中的那份朴素的智慧、亲情和味道。

【散文精选】散文;父辈们的“土方子”

http://m.biosite.cn/content/69/36905-1.html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