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不一样的真情|那份不舍的乡情

发布时间:2016-07-04 点击:

   老家离我现在的住地并不远,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十几年前父母兄弟举家迁到镇上,我们就很少回家了,对老家的记忆仅仅定格在十几年前。父亲在的时候,倒是隔三差五要回村上转转,时常也带回一点老家的消息:这家的儿子结婚了,那家又添了孙子;哪家小孩考上大学,哪家孩子找到工作了。也时常捎回一些邻居们种的蔬菜,拿回家和母亲总是絮叨个不完,也许这就是乡恋吧。

  去年十月,父亲离世,因父亲的这份乡恋,我们把父亲的灵堂设在老家,那段时间我们也常常回家了。

  老家,其实和十几年前并没有改变,只不过村上多了好多外来租住户,屋前屋后种满了蔬菜;虽说村里也建有垃圾房,可因为鸡鸭成群,垃圾还是随处可见,在镇上住惯了的孩子们走起路来恨不得把脚扛起来,生怕一不小心踩着了鸡屎鸭屎,我对他们讲:这就是农村。

  农村有农村固有的陋习,也有好的生活习惯。白天只要家里有人,大门永远是敞开的。隔壁家更是“聚会堂”,后面巷上的人吃饭也要端个碗来聚聚,坐在家里像吃不下似的,女儿看了是怎么也理解不了的。更奇怪的是,吃好了也不马上回家,似乎有重要议题还没有商量结束,到真走的时候才想起自家的碗,自己找去——早已座在人家的碗橱里了。

  聚在一起,嗓门一个比一个大,无非就是分享一些各自在外面听到的奇闻趣事。或者是田里的农事,再就是哪家儿子要结婚还缺些个啥,要去帮忙之类的琐事。也许就是这一次次貌似琐碎的“聚会”,才是大家割不断的乡情吧!难怪搬进安置房的村民很难适应火柴盒式的生活。生活在村上的人们大都是“升斗小民”,可他们这种淡泊富贵、相互帮衬的生活方式倒也让他们过得如此安逸,如此踏实。

  父亲的突然离世,不仅我们全家人难以接受,左邻右舍也和我们一样!茶余饭后都回忆着父亲平时回家时的音容笑貌,说道着父亲刚退休那几年适逢村里土地转让,村民变“失地农民”,他如何为村民算田地面积,算养老金。乡邻说幸亏有父亲这个“会算”的老师,大家才没有吃亏。我不由想起那时回家,家里总是坐满了邻居,大家在一起商量方案,嘈杂热闹,母亲则在一旁端茶续水。父亲那时可是把大家的事当一回事来做了,费心费力……父亲的心血没有白费,在父亲出殡那天,远近赶来送行的村民站满了道路两边。村民是记着我父亲的好呢。

  在老家那一个多月,除了买一些鱼肉之类的荤菜,蔬菜邻居们包了,最后不种菜的我们家里菜总也吃不完,用邻居的话说:到家了还要买菜,怪事了!是啊,他们是把我们当家里人的!田里刚刚摘下来的菜洗洗就上锅,吃起来特别鲜灵,平时菜场上转悠的是吃不到这样的味道的。

  在老家的日子里,我时常跟着邻居去自留地里,摘摘菜,帮着除除杂草,时而挖些荠菜之类的野菜。他们总是慷慨地说:喜欢什么拿什么,走错了地拿错了菜也没人怪你的。他们简朴的话语总是温暖着我,燃动着我血液里的乡情——难怪父亲生前常要往家回,尽管家里没人,还老念着要叶落归根。我觉得,只有此刻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

  面对政府的大规划、大拆迁,邻居们也在讨论着拆迁的事情,虽然终究是讨论不出什么子丑寅卯,但那种既想搬走又觉不舍的情结总困扰着大家,盼的是安置房小区优美的环境,不舍的是那一亩三分自留地和那左邻右舍那份浓浓的情。不过他们也明白,老百姓是改变不了什么的,听天由命吧,还是过好当下安逸的日子,每天聚聚,嗓门拉大了说话,天南海北地扯扯……

  老家和老家这些可爱的邻居们,你们时时在我的心里……

那份不一样的真情|那份不舍的乡情

http://m.biosite.cn/content/48/8041-1.html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