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禅林]禅林深处,结一段佛缘

发布时间:2016-09-07 点击:

  曾多次说过,若有来生,我愿褪去华服,淡了心性,早早的入了寂静的禅林,只做佛前那一盏油灯,亦或是一粒渺若微尘的芥子。不是参透了生死,不是看破了红尘,也不是了悟了禅机,只是喜欢跪于佛前的慈悲简净,袅袅烟雾,淡淡檀香,听闻梵音,手敲木鱼,念诵经文,昼夜常醒,于一切行住坐卧中彻悟禅机。喜欢这样淡泊的人生,没有俗世名利场的争逐,亦没有红尘乱世的辜负,有的,只是安宁如水的澄澈洁净和无与世争从容。

  喜欢佛前的那一盏青莲,我也愿意在今生,在每一个修行的途中,让自己始终如莲绽放,免去奢华,除却烦忧,独留清简与安然。也曾在梦中看见自己削去了三千青丝,端坐于蒲团,手捧经卷,在双手合十的瞬间,就抵得过尘世里所有的繁花空尘。寺里的花开,是我的守候,落叶的飘零,亦是我的守候,因为我知道,花开,是缘分,而花落则是命运。世人大多爱惜花开的美丽相依,却不愿在花叶凋零的时候一如既往的倾注深情,就像蝴蝶虽然美丽,但她从来都不会留恋一朵开的残败的花,这是人世的背离,亦是流年的倾负。而我,早在花开之间,就已明白,来是偶然,走是必然,人生一场萍聚,百岁光也不过如白驹过隙,那些为了生存在红尘中山一程,水一程的漂泊着的人最终又能拥有多少不会改变的芳华?人生过处,为何要留下那么的无谓的烦忧和虚无的奢华,闲看白云,静观流水,焚香煮茶,了悟禅机的生活虽然少了俗世中的惊心动魄,却也是看得人生清明,独留寒山风骨,人世清欢。所以,在那场花谢之前,我早已将一盏清茶,喝到无味,将一本经书,读到无字,将一场重逢,等到无期,将一场别离,悟成约定。你要相信,世间真的有人,过着他们想要的生活,不在五相红尘,纷坛乱世,只在寂静禅林,寒山人间。

  后来,禅告诉我,本无需漂泊。持一颗清简从容的心,哪怕过到荒无人烟的境地,也能从中品砸出不凡的味道。当年王摩诘看透了人世繁华,最终选择了转身离去,他在终南山下静静的坐下,写空灵清秀的诗,画山寒水瘦的画,悟虚实相生的禅。他削竹为盏,砍竹为薪,掬一捧山间的清泉,采几片深山云雾中的嫩叶,在一炉薪火中熬煮岁月,品尝人生,看一剪闲云流过,一片落叶成空。若是雅兴至极,亦可伐竹为舟,削竹为笛,在一湖春水间悠悠荡漾,他立在舟头,借着流水的清韵吹一曲空灵,一叶竹筏,便可任意东西,一只竹笛,即能吹遍心头悲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他的境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他的欢乐。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他一生都在佛理和山水间寻求解脱,虽然远离了繁花著景的人间,却留存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向往。烟火繁盛的锦绣人间,有多少人愿意抽身离去,在一程山水,一弯明月,几卷诗书之间寻找安慰。我想,也许很多人都羡慕深山僧人不与世争,寂静禅定的生活,劈柴,打水,扫地,打坐,念经,日子如闲云流水,心头了无闲事,他们亦是想要那样清淡娴静,不被俗世所累的生活,只是,在每一个云来云往的日子里,到底又有几人舍得下人间繁华世相,愿意决然的抽身离去,独对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

  始终都相信,在这个烟火迷离的人间,我虽孤单,但是并不寂寞,因为总有人过着他们想要的生活,那么多的人,选择出离,独对山河永寂的岁月,他们在深山幽谷中去找寻人生的真谛,虽远离了种种繁华的奢靡,却留住了内心的真纯。当年慧远禅师在太行山听闻《般若经》便悟彻真谛,随即舍弃红尘,落发出家,后于庐山东林寺中遍种白莲,在那个莲花盛境中彻悟禅机,在莲花开落的瞬间随缘三宝,皈依入佛。不知如今的西湖孤山是否还记得那位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山水隐逸诗人林和靖,曾经,他来到孤山,在这里,种下了百树梅花,放养了群群白鹤,闲来架舟游历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来,偶有客人来至,童子便放鹤告知,和靖先生便在晴方日好的时候,亦或是大雪纷飞的午夜与鹤携手,一同归来。总是喜欢这般出离尘世,恬淡安然的生活,几树梅花,几只仙鹤,一把七弦琴,一壶白月光,几卷诗书词,两盏禅心茶,便是一生最美丽的相依。

[虚云禅林]禅林深处,结一段佛缘

http://m.biosite.cn/content/33/9603-1.html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